若學生沒有托福成績,或來不及、不想準備考試,強烈建議直接以條件式入學申請方式是比到只先申請語言課來的好,好處是:
• 在出國之前,已經同時拿到大學課程或研究所課程的接受信與語言課的I-20,當語言課程、學校要求一旦完成,就可以即刻去銜接正式學位課程,不需再擔心學位課程的申請。
• 若先念語言課然後在美國當地才申請學校會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除英文能力要提升,學生同時還要花心思在找尋所要申請的學校相關資料,必須清楚知道每間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申請流程、文件準備…等問題,而這是相當花時間,若不小心錯過申請時間,至少會延誤半年到一年入學時間。
• 以條件式入學方式就讀,一旦完成學校要求就可以銜接正式學位課程,無須再等待研究所入學結果通知,且不受限於一定要秋季9月入學,減短語言課銜接研究所入學的等待時間。
• 以條件式入學的學生,若是學校要求學生需要後補GRE或GMAT成績,通常學校所要求的標準遠較於以傳統式申請入學的學生寬鬆,甚至可以免試入學。
依照學校規定。多數的學校為學生需完成語言課程等級或托福成績達到,即具備進入學位課程就讀的資格;有少數學校課程安排是讓學生一邊念語言課,一邊修習正式學位課程。
不一定。不同學校、不同系所對於條件式入學有不同的標準。有些學校對於托福考試的要求只需通過學校語言課程要求即可,可以完全免掉托福考試;有些學校規定在語言課完成後仍需後補托福考試成績;而GMAT考試,有些學校是完成語言課時或進入研究所的第一學期結束時需要後補,有少數學校可以免補成績;至於 GRE成績,多半視學校或科系規定。
不對,並非願意接受學生以條件式入學的學校就是名不見經傳或是野雞大學,有許多美國州立大學或私立名校仍會以條件式入學方式接受學生,例如:奧勒岡大學、紐約科技大學、雪城大學、南加大、印地安那普渡大學。因為元璽對於每位學生申請文件包裝上的用心,因而讓許多學生仍可以條件式入學方式進入百大名校就讀。詳細名單,歡迎洽元璽查詢。
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成績點數與學分的加權平均值。GPA是美國多數學校評定學生成績所採用的標準。由於美國一般學校都以A、B、C、D、E的等級(Grade)評量學生成績表現。而在台灣,學業成績的計算是採百分點制(即零分到一百分) ,因此在計算GPA時須百分制0-100的成績需要轉換成0-4分等級制的分數。在計算GPA時,被當掉與再重修的同一學科,兩個成績皆須計算在內。GPA愈高代表成績越高,所以有助於申請好學校。其GPA換算方式為:
百分制 |
等級制 |
換算分數 |
80分以上 |
A |
4 |
70~79分 |
B |
3 |
60~69分 |
C |
2 |
50~59分 |
D |
1 |
49分以下 |
E or F |
0 |
課程 |
學分數 |
成績(換算分數) |
加權計分 |
GPA |
數學 |
4 |
72 (3點) |
12 |
|
國文 |
3 |
83 (4點) |
12 |
|
英文 |
4 |
69 (2點) |
8 |
|
歷史 |
2 |
58 (1點) |
2 |
|
|
13 |
|
34 |
34/13=2.62 |
Deadline就是申請學校時,學校明訂出的申請截止日期,也就是申請者需要在學校的規定日期將申請文件提出給學校。有些學校是採用rolling admission,也就是隨到隨審的申請方式。所以當申請文件準備好後就可以提出申請,一旦招收名額額滿就會停止錄取學生。
一般而言,排名越好的學校或是有申請困難度的科系其申請截止日期會比較早。大致申請截止日從申請入學前一年的11月開始至入學當年1月。一般科系與排名50之後的學校之申請截止日較晚,多半集中於2月,甚至有少數學校或科系到入學當年的5、6月還可以提出申請。而藝術、音樂的相關科系,由於審核程序繁瑣,加上需要作品集或是現場演奏的審核,所以截止日期較早,多半也集中於預計入學的前一年11月開始至隔年1月。
不全然對。正確觀念應該是若是申請者及早提出符合學校要求的申請文件,相較於晚寄的狀況下,由於錄取名額眾多,是有更大的機會提早被學校錄取。但只是為了提早申請,而造成申請文件品質粗劣或文件缺件,這樣反而會提早被學校拒絕的。